• Home
  • 車壇消息
  • 向日本 K-Car 取經?歐洲計劃推「E-car」小型車以抗衡中國車廠!

近年來,中國電動車的快速崛起對歐洲傳統汽車產業構成了巨大威脅。為此,歐洲汽車業界高層與歐盟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 攜手合作,計劃推出全新的「E-car」類別,旨在打造平價、輕巧的小型車款,以捍衛歐洲汽車工業的競爭力。

業界憂慮:2035 燃油車禁令衝擊生計

在近日的慕尼黑車展上,包括 Renault、BMW 及 Stellantis 在內的多位車廠高層,紛紛呼籲歐盟重新審視其「2035 年禁售燃油車」的嚴苛法規。他們認為,這項政策將危及歐洲汽車產業,並導致數百萬個工作機會流失。BMW 集團執行長 Oliver Zipse 和 Stellantis 總裁 Jean-Philippe Imparato 共同提出,應以車輛的「生命週期」碳排放量作為評估標準,而非僅僅測量排氣管排放,這將給予車廠更多元的動力選擇,同時仍能實現減碳目標。

「E-car」計畫應運而生,瞄準平價市場

面對業界的擔憂,歐盟執委會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 在其年度國情咨文演說中,稱歐洲汽車產業為「經濟和工業的支柱」,並坦承「數百萬人的工作仰賴於它」。她不僅表示已為 2025 年的碳排放目標增加了彈性,更正面回應業界對於推出平價小型車的提議。

Ursula von der Leyen 強調:「數百萬歐洲人希望購買負擔得起的歐洲汽車,所以我們應該投資於小型、平價的車輛。我們不能讓中國和其他國家征服這個市場。」

何謂「E-car」?

Ursula von der Leyen 解釋,「E-car」將代表三種核心精神:

  • E for Environmental (環保):車輛將會是清潔、高效且輕量化。
  • E for Economical (經濟):讓普羅大眾都能買得起。
  • E for European (歐洲製造):確保車輛在歐洲生產,並使用歐洲的供應鏈。

這項「E-car」計畫的靈感,部分源於日本的 Kei-car 類別,後者憑藉其小巧、經濟的優勢,在日本國內市場佔據了高達 40% 的份額。雖然目前尚不清楚「E-car」將允許哪些動力系統,但馮德萊恩明確表示:「無論如何,未來是電動的,而歐洲將成為其中的一部分。」

這項新計畫的推動,不僅是歐盟為應對產業挑戰所採取的積極措施,也預示著未來歐洲汽車市場將會出現更多平價、實用的小型車款,以滿足消費者需求並重振本土汽車工業。

精選影片:

Share this post

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

Keep up with the latest blog posts by staying updated. No spamming: we promise.
By clicking Sign Up you’re confirming that you agree with our Terms and Condition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