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電動車時代,隱藏式車門把手因其流線造型和科技感,成為不少新車的標誌性設計。然而,這項風靡一時的設計正遭遇嚴峻挑戰。據中國媒體《明鏡 Pro》報道,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(工信部)正研擬新標準,最快將明確禁止在新車上使用完全可伸縮的車門把手,相關規定可能於 2027 年生效。
安全與實用性成最大考量
這項新法規旨在解決隱藏式車門把手帶來的多項安全隱患。首先,在寒冷天氣下,把手可能因結冰而無法彈出,導致車主無法進入車內。更嚴重的問題則發生在意外事故中。根據數據顯示,在側邊碰撞後,隱藏式把手有超過 30% 的失敗率,在車輛斷電或起火時,更可能因系統失效而無法開啟,嚴重阻礙車內人員逃生與救援。

與此同時,隱藏式把手所宣稱的空氣動力學優勢,在實際數據面前顯得微不足道。工程師指出,這類設計對風阻係數的改善僅在 0.005 至 0.01 Cd 之間,每 100 公里僅能節省約 0.6 kWh 的電量,效益非常有限。然而,為了實現其伸縮功能,額外的馬達和機械結構卻會增加 7-8 公斤的車重,在整體效率上可謂得不償失。

新規對全球汽車市場的影響
雖然新規定只在中國市場實施,但其影響力可能波及全球。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,中國是許多車廠的核心業務重心。為了符合法規要求,車廠可能會在全球範圍內統一設計,放棄全隱藏式把手,轉而採用半隱藏式或傳統機械式設計。這也意味著,在未來幾年內,全隱藏式車門把手這項設計,可能會在全球新車市場上逐漸消失。
據悉,新標準草案已在本月底完成討論,並將要求所有車輛必須配備機械備用系統,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車門能被順利打開。目前,許多汽車製造商已得知這項潛在的變化,並可能已開始著手調整設計。
精選影片:


